天文学导论-作业6¶
约 836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
星系分类¶
根据老师上课讲到的内容和我搜索到的内容,星系的分类如下:
-
椭圆星系(Ellipticals, E):
- 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,中心亮,边缘渐暗。
- 包含较少的星际物质和年轻恒星,疏散星团数量也不多。
- 恒星多是年老的,属于第二星族的恒星。
- 根据椭率大小分为E0到E7八种次型,E0型是圆星系,E7是最扁的椭圆星系。
- B星等范围:\(-8\) ~ \(-23\)
- 质量:约\(10^7 – 10^{13}M_{\odot}\)
- 直径:\(10kpc – 1000kpc\)
-
旋涡星系(Spiral galaxies, S):
- 具有明显的旋臂结构,呈螺旋状。
- 旋臂由年轻的恒星、尘埃和星际气体组成。
- 旋涡星系分为正常旋涡星系(S)和棒旋星系(SB),透镜星系(S0,SB0)。
- 根据旋臂缠绕的松紧(用旋臂与以中心为圆心的圆的夹角来表示)分出次型,由紧到松分别为Sa、Sb、Sc。
- B星等范围:\(-16\) ~ \(-23\)
- 质量:约\(10^9 – 10^{12}M_{\odot}\)
- 直径:\(5kpc – 100kpc\)
-
棒旋星系(Barred spirals, SB):
- 类似于旋涡星系,除了中心处有棒状结构外其余结构都相同。
- 有很长的旋臂和一个中央棒(核心处的棒状结构)。
-
透镜星系(Lenticulars, S0/SB0):
- 大体是一个扁平的盘面,中心有核球,没有螺旋臂。
- 恒星形成现象比螺旋星系少得多。
- 介于椭圆与旋涡之间,可能是S0或SB0。
-
不规则星系(Irregulars, Irr):
- 没有明显的对称形状。
- 包含大量年轻的恒星,常见于星系碰撞或潮汐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- 分为两类: Irr I类至少存在有序的结构,如微弱的旋臂等;Irr II类无有序结构。
银河系形成过程¶
在整个宇宙尺度上,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等级成团的过程,从小尺度结构逐渐增长到大尺度结构,这个过程涉及到暗物质晕的增长和星系的并合。结合我搜索到的内容,银河系形成过程如下:
-
宇宙形成初期:在宇宙大爆炸之后,宇宙中存在微小的密度扰动,这些扰动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增长,形成了小尺度的结构,如气体和暗物质的小团块。
-
气体团块的并合:在宇宙的早期,质量范围在\(10^6-10^8M_{\odot}\)内的气体团块由于引力相互吸引,并合形成更大的球状质量分布。这些团块中,气体冷却并坍缩,形成了恒星和球状星团,最终这些结构聚集形成了星系的核球部分。
-
核球的形成:在气体团块并合形成核球的过程中,会发生碰撞和相互作用。部分气体会落向中央区域,如果这些气体团块具有一些角动量,它们不会直接落入中心,而是在旋转中形成一个盘状结构。
-
盘结构的形成:这个盘状结构就是银河系的薄盘,它是由具有角动量的气体在旋转中形成的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气体进一步冷却和坍缩,形成了薄盘中的恒星和恒星系统。